新聞中心
作者:劉亞軒 來源: 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913
由于工業(yè)品價格走勢是實體經(jīng)濟的直接反映,因此以銅為代表的金屬價格繼續(xù)下挫,尤以銅為最,2006年3月份全球金屬市場的瘋狂飆升還讓我們記憶猶新,時隔25個月后,金屬價格的一瀉千里同樣讓人觸目驚心。而其中原因很簡單:目前市場主要矛盾已從對預期供給水平的擔憂轉向了對預期需求水平的焦灼。盡管鋁和鋅的價格已處于低位區(qū)間,但市場投資策略的轉變決定了其價格的任何一次反彈都會吸引新空頭的狙擊。
分化最為明顯的乃農(nóng)產(chǎn)品市場。上周市場最為耀眼的就是白糖價格,受榨季末翹尾因素影響已連續(xù)兩周強勢反彈,鄭州白糖成交量在上周更是創(chuàng)出新高,持倉水平同樣維持高位,其價格走勢以及持倉水平的較大波動均與其他品種形成強烈反差。受政府政策的影響,小麥、玉米、大豆價格出現(xiàn)了明顯的救命稻草效應。
過去6年促成商品牛市的推動因素在悄然改變:市場資金的快速撤離、原油價格的迅速回落,商品價格將在陣痛后尋找新的平衡。在已經(jīng)明晰的市場特征下,投資者應該及時轉變投資策略,跟勢是主基調,抄底尚需時日。
盡管古訓有言,“亂世藏金”,但恐怕目前的市場,依然難以讓我們對黃金的表現(xiàn)報以太大期望。從歷史表現(xiàn)來看,并非每次經(jīng)濟危機都伴隨著金價的上漲,解釋這個現(xiàn)象,需要我們明白黃金所謂的避險功能究竟保的是什么險。答案實際很通俗,買黃金為的就是讓自己的購買力不貶值,所以,黃金避的是通脹之險。然而,經(jīng)濟危機之后并不會次次都伴隨著通脹,除非對于未來,人們已有滯漲預期。
2008-10-31
(Top) 返回頁面頂端